供港東江水質 1年4度不達標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6/29 23:50

最後更新: 2016/06/29 23:51

分享:

分享:

港人過去3年平均每年耗約45億元購買東江水,但過去約1年水務署4度錄得供港水質不合格,其中1次大腸桿菌含量超標5倍。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承認,問題由深圳排洪造成。

港府在2015至17年花上135億元換取東江水供港。根據水務署向本報提供的資料,去年3度在粵方排洪時發現東江水水質偏離標準,5月時埃希氏大腸桿菌含量曾最高錄得每公升1.2萬個,超標5倍;而今年4月亦有一次埃希氏大腸桿菌含量曾最高錄得每公升8,000個,超標3倍。

陳茂波指受生活污水所污染的沙灣河河水一般流入深圳水庫,惟深圳當局在汛期遇上特大暴雨、沙灣河的水位急漲至警戒綫時,會安排部分經大雨稀釋的沙灣河河水經原有河道排洪入深圳水庫。

他指出水務署定期從本港接收東江水的木湖抽水站及不同濾水廠抽取東江水樣本監測水質,水務署指排洪前後所抽取的東江水水質指標,絕大部分均符合標準,雖然曾於排洪時有個別水質指標偏離標準值,但署方強調按國際慣例達標與否,乃根據水質素據之全年平均值作比較;他強調有問題的原水經濾水廠處理合乎世衞準則。

水務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漢輝指出,生活污水包括糞便,故東江水中被發現來自生活污水的總磷、埃希氏大腸桿菌,而溶解氧愈低反映水中的有機物愈多;他認為問題限於原水間歇超標,水務署的處理可確保食水安全,如加入氯氣可以消除大腸桿菌。

被問及是否東莞橋頭至深圳水庫一段東江興建密封式管道對食水保障不足,他解釋供港食水專用管道是直入深圳水庫,惟深圳水庫有來自不同集水區的水,他在去年已向深圳反映對沙灣河的關注,已促請深圳當局改善情況。

 

撰文 : 張美琪 經濟日報記者